
骨健康 |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期间,要打“护骨针”吗?
发布日期:2022-09-07
不少激素受体阳性(HR+)的乳腺癌患者,在内分泌治疗期间,会出现一些与骨骼相关的症状反应,如骨头痛、腰腿没劲儿、晨起四肢僵硬等。
这难道是药物的不良反应吗?还是说自己本身就缺钙、骨质疏松?打一剂传说中的“护骨针”,是否就能奏效呢?
本期,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与骨健康的相关知识。

四成乳腺癌患者
治疗期间会发生骨质疏松
据《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基层诊疗指南》(2019年)显示:“我国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女性为20.7%,男性为14.4%;6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明显增高,女性尤为突出。”
为何年纪越大,越容易骨质疏松呢?
原来,人体的骨骼里有同时存在“成骨细胞”和“破骨细胞”,两者相互作用、动态平衡,共同维护着骨量的正常。
30岁前,成骨细胞的势力占上风,能不断地把体内的钙元素建造成骨骼组织,尤其青春发育期,是人体骨量增长最快的时期。
30岁左右,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势均力敌,此时由于前期的积累,人体骨量达到峰值。
30岁后,破骨细胞后来居上,体内的旧骨区域被不断吸收,而成骨细胞建造新生骨的速度却跟不上,于是骨量开始下滑、骨质大不如前,严重时就形成了骨质疏松。
那为什么说“女性尤为突出”呢?
这又是为什么呢

测量骨密度
揪出“静悄悄的流行病”
要不要打护骨针,关键看T值
● Z值≤-2.0
表示骨密度“低于同年龄段预期范围”或低骨量,可考虑使用双磷酸盐,并给予钙和维生素D治疗。
● T值﹥-1
表示骨密度正常,无需特殊干预;
● T值介于-1和-2.5之间
表示骨量减少,可考虑使用双磷酸盐,并给予钙和维生素D治疗;
● T值﹤-2.5
表示存在骨质疏松,应开始使用双磷酸盐。
有的病友姐妹可能会问:
双磷酸盐是啥
注意
-本文为苏逢锡专科门诊部原创作品,转载须得授权,侵权必究-